純實用的品質保證提升課其它上課時間:
培訓對象:
所有對此課程感興趣的對象
培訓內容:
培訓受眾:
質量經理 、課長、品質工程師:PQE、IQE、QA、QC、PE、采購研發(fā)技術人員、 生產廠長、經理、車間主任 一線管理 課程收益:
1.理清我們的供應商在如何看我們;如何配合我們,從而從材料源頭提升品質;
2.深層次理解我們的一線生產人員生產過程中品質如何控制的,找到突破點提升制造品質;
3.換個角度看看我們的QC、QE、質量主管等人員的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工作態(tài)度及提升空間;
4.生產車間與品質單位如何從對立到統一的過程;
5.重新認識銷售部和技術部研發(fā)部的角色與品質控制提升的關系,品質生產部門如何配合從源頭提升品質。
6.科學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及管理對于品質提升的作用---需要什么數據 如何應用這些數據
7.各個層別的人員對生產產品之材料生產工藝參數細節(jié)包裝要求及客戶要求的熟悉如何做到 對提升品質預防能力之作用;
8.問題意識的敏感度及培養(yǎng)提升方法。 課程大綱:
一 課程概覽
課程目標
課程大綱
二 供應商關系
1.我們應該了解供應商在品質提升的地方;
2.供應商需要明確的事項;
3.動態(tài)地管理供應商和公司之前的品質事務;
4.供應商開發(fā)管理的合理控制過程。
案例介紹:某公司對供應商管理的重新界定后進料品質之提升及對成本的控制優(yōu)勢。
三 一線生產人員對品質控制的突破:
1.一線生產工作的重點都放在了哪
2.一線生產工作的品質控制點在哪
3.一線生產工作的員工如何看待品質人員的呢 她們的相處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改善;
4.車間主管在一線品質控制應發(fā)揮的作用;
5.生產部門對于品質部門的需求;
6.生產部門如何提供和參與品質部門的數據管理對于提升品質的重點;
四 換個角度觀察品質部的工作及提升空間:
1.界定品質部的職責;
2.品質部的品質控制方法都用上了嗎
3.品質部人員本身都明確并熟悉品質標準了嗎
4.當一線品質控制人員發(fā)現品質異常的時候心態(tài)如何才是正確的
5.品質部門的檢驗工具治具都完善嗎 還是土法練鋼
6.品質部門的主管如何在一線品質管理人員和車間管理人員員工中間平衡呢
7.品質主管自己是否有兩把刷子呢 品質信息是否透明公開并且讓所有QC人員都能應用呢
8.品質部門主管有沒有為車間效率品質結合而考慮過呢 好處在哪里 應該如何去考慮
五 生產品質部門如何從形式上的對立走到目標上的統一:
1.如何理解公司的目標是兩個部門共同的目標;
2.車間的目標有哪些 如何設定并實施
3.品質部的目標應該有哪些 如何設定
4.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品質部和生產部主管角色互相理解
5.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兩個部門的員工從對立轉向統一目標并合作
6.常見的幾種公司品質部和生產部配合錯誤及如何應對。
六 重新認識銷售部和技術部研發(fā)部的角色與品質控制提升的關系,品質生產部門如何配合從源頭提升品質。
1.銷售部工作中與品質提升相關的事務分析;
2.研發(fā)部門工作中與品質提升相關的事務分析;
3.技術部門工作中與品質提升相關事務分析;
4.定單評審于品質提升的重要性和方法研究;
5.同步工程對于品質提升的重要性和方法研究;
6.品質部門配合研發(fā)、技術、銷售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研究;
7.生產部門配合研發(fā)、技術、銷售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研究。
七 科學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及管理對于品質提升的作用
1.進料檢驗需要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2.制程抽檢巡線需要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3.入庫及出貨檢驗需要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4.客人反饋及退貨需要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5.車間生產需要整理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6.研發(fā)部門需要整理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7.技術部門需要整理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8.銷售部門需要整理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9.倉庫需要整理的數據及累積管理;
八 各個層別的人員對生產產品之材料生產工藝參數細節(jié)包裝要求及客戶要求的熟悉如何做到 對提升品質預防能力之作用;
1.建立一套完整的產品漸進式培訓考核計劃;
2.各部門主管對于下屬產品熟悉度的要求;
3.品質 、生產、 技術、倉儲、采購人員對于材料熟悉的重點和方法;
4.各層人員對于產品組合工藝的熟悉重點和方法;
5.各層人員對于包材的熟悉重點和方法。
九 問題意識的敏感度及培養(yǎng)提升方法:
1.什么是問題意識
2.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從何而來
3.發(fā)現問題的責任意識從何而來
4.發(fā)現問題的方法介紹;
5.配套的激勵機制。
十 解決品質問題的方法實用性分析及目前各企業(yè)使用現狀:
1.為什么品質方法雖然多而用的人少;
2.如何找到適合企業(yè)的分析方法
3.方法的推廣的重要性及推廣方法。
八 總結互相探討。
品質提升是系統工程,而問題意識是整個品質提升的重中之重。 培訓師介紹:
余和平: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畢業(yè),從一線員工工作開始,在自主研發(fā)生產型企業(yè)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培訓專員、品質經理、生產經理、研發(fā)經理、采購經理、運營副總。一直在工作中學習總結并將個人所得與同事分享。深刻理解一位技術人員轉換成管理人員的難度,理解現場管理人員對下屬、品質和生產管理的策略與細節(jié),愿與辛勤奮斗在生產型企業(yè)一線的同仁共同進步。我的觀點:只有經過深入一線實踐工作過并不斷總結提升的講師才會是一位好的教練。風格如下:
1.務實:不講艱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將理論中企業(yè)用得上的知識活用;比如:設備維修記錄:要能從記錄數據中分析出零部件的備用重點,分析出人為的因素,以預防再次損壞發(fā)生,而不是將維修記錄作為給審核人員看的一堆漂亮的報表;
2.實例:每件與工作相關的改善案例都是從個人實際工作中提煉出來的,而不是照搬書上的經典,讓學員能產生共鳴與心得進步;